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 执法监管
浙江杭州:数字赋能 创新监管 深入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电子化开具和综合应用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坚决贯彻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和部省相关部署,全面落实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持续推行承诺证电子化流转,探索试行全链条追溯,并以承诺证为牵引,进一步完善信用分级,实施产地准出分类监管,不断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目前,全市所有规模主体共3042家基本做到了常态化开具,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了完善的承诺证管理衔接机制,有效压实了生产主体责任。根据部例行监测显示,2024年全市农产品监测合格率100%。
一、管补结合,全面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大承诺证监管,严格落实重点问题农产品“一品一策”攻坚治理要求,突出抓好鲈鱼、甲鱼、草莓、芹菜、豇豆等重点治理品种以及当地特色品种上市前批批检测,批批带承诺证上市;严格会展农产品承诺证要求,对未附证农产品一律不得入展;强化执法力度,2023年杭州市临安区查处全国首个承诺证行政处罚案例。严监管的同时,对开具承诺证实行奖补,如建德市出台政策,给予承诺证常态化开具主体一次性1000元的奖励,桐庐县将承诺证开具纳入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按10元/批次给予补助。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全市用于承诺证补助223.3万元。
二、数字赋能,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电子化开具流转和查验。将全市所有规模主体全部纳入本地监管平台“杭州数智农安”系统,全面建立种植养殖电子档案,产品上市前经快速检测,检测结果上传系统后,自动生成该批次承诺证信息,实现电子化开具。将市级监管平台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农码”追溯平台连接,贯通市场监管部门“浙食链”系统,消费者扫码“浙农码”、“浙食链”任一产品信息二维码,均能获取生产主体承诺证电子信息,基本实现多码互通、全网追溯。鼓励支持农户开具承诺证,通过乡镇监管站、规模生产主体、集中开具点等,实行承诺证自主开具或委托打印,杭州市萧山区等部分区县已建立村级承诺证便民服务站点,开发承诺证下移到村社功能,实现散户承诺证开具全覆盖。
三、信用融合,对种养主体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自2020年起,杭州市依靠数字平台,探索实施农安信用,评价体系日趋完善,信用应用日益广泛。将承诺证规范开具情况作为整个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数占比8%。按照系统自动赋分情况,将生产主体分成5个信用等级,在质量安全公示牌上公示,在承诺证中亮明。组织全市141名乡镇监管员和2004名村级协管员,对不同等级的生产主体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对信用等级高、规范开具承诺证的主体适当降低巡查频次,减少监督抽查次数;反之加密巡查,增加监督抽查和速测频次。出台规范性文件,试行承诺证和信用等级情况挂钩省级以上财政项目申报、农业品牌推选、农业主体推优评奖、农产品认证等,营造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