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 科普天地
院士科普解读“喝普洱茶致癌”谣言
最近普洱茶中的黄曲霉素问题引起了茶界内外的高度关注,陈宗懋院士就此问题进行解读。陈宗懋认为,从科学理论上讲,在正常情况下普洱茶并不是黄曲霉菌的适生基质。黄曲霉菌喜欢在含有一定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物质中生长和繁殖,并形成毒素。而普洱茶是一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很低的农产品,普洱茶加工过程中在鲜叶经晒干渥堆后要人工接种或自然接种金花菌,在这种情况下金花菌成为一种优势种,其他微生物很难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繁殖。此外,茶叶中的茶多酚化合物对黄曲霉菌的生长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这已为许多中外科学家所证实。经查阅近年来发表的资料,在国外有印度、伊朗、奥地利、德国等国科学家共计分析了209个普洱茶茶样,这些茶样主要产自我国。结果表明阳性样品有23个,占样品的11%,其中B1含量高于5μg/kg的茶样有9个,占茶样的4.3%。国内,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等6个单位测定的452个普洱茶样品中,检出有黄曲霉素的样品有42个,占样品总数的9.3%,有17个茶样中的黄曲霉素含量高于5μg/kg,占样品总数的3.8%。上述结果表明我国的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很低且浓度不高。陈宗懋指出,判断普洱茶中的黄曲霉毒素对饮用者的安全问题的关键应该是饮茶时有多少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即摄入量多少。饮茶时人们只喝茶汤,而茶叶并不摄入体内。因此人体通过饮茶摄入的黄曲霉毒素的量,需考虑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残留量、黄曲霉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消费者的饮茶量。黄曲霉毒素B1基本不溶于水。文献报道它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0mg/L。根据相似溶解度化合物估计,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的浸出率不会超过10%~15%。因此可以说因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引发的致癌风险极低。我国饮用普洱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普洱茶消费较多的云南省未见有大比例肝癌发病率增加的报道,这是最可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因此关于普洱茶中的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安全问题尽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