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 工作简报

【农村假劣食品整治工作简报·07期】全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日期:2019-03-18 作者: 来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字号: 打印本页

  自2018年12月启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全国各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商务、知识产权、供销合作社等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领导重要批示以及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关于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各项部署,集中力量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全面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各地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北京市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了专项整治重点对象的底数摸查,经过逐级填报,初步摸清了整治重点对象底数,摸查显示,北京市3636个行政村共有“五小两市”25721个。基于摸查结果,专项工作组全力统筹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举报电话和宣传标语实现了村级重点场所全覆盖,各区建立“统一行动、分头办案”的方式,各乡镇采取“街乡吹哨、部门报道”的形式,形成联动机制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专项整治成效。专项工作组单位还利用北京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展终端直接到村的食品识假辨假主题培训,覆盖村民共计56426人。另外,通过新华网、农民日报、千龙网、新京报、北京时间等多家媒体对北京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进行了宣传,营造了社会共治氛围,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市各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工作组对食品生产环节、经营环节组织进行巡查监管,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作为农村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为保护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宁河区以乡镇小学、幼儿园及其周边为重点区域开展“五毛食品”的专项治理行动,同时开展“进校园、进课堂”宣传工作,加强学生的识假辨假能力,提高安全消费意识。宝坻区劝宝超市开发了“二维码收银拦截系统”及“食品溯源追溯机”,过期食品出不了收银台且顾客可随时查询食品来源信息,系统带有食品资质信息30天预警提示,会在限定期限内督促供应商上传新资质材料,确保资质档案时效性。 

  山西省专项整治行动开始后,各相关部门分别在各自系统进行了安排部署,持续强化执法检查力度。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源头治理,通过“产出”安全,确保食品安全;商务部门积极开展系统性、拉网式的摸排整治,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供销社系统建立企业自查、县社普查、市社抽查、省社督查的检查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多种方式并行,突出监管“三查”,对早、中、晚无证商贩摆摊设点集中的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并严查假冒名牌或者“傍名牌”现象,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产销假冒伪劣食品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黑名单”,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引导和督促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同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努力营造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的良好氛围。 

  吉林省各级监管部门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梅河口市邀请经营业户和市民参加,在李炉垃圾处理厂集中销毁不合格品8吨左右。各级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充分利用秋冬培训、“百日会战行动之机”,深入开展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法规、政策宣传和培训。吉林省多地依托村“两委”实施网格化管理,设立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开展群防群治,同时设立投诉举报热线,对食品药品、假冒伪劣产品方面违法行为的举报者,特别是有重大贡献、举报内容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予以一定比例奖励。 

  上海市各部门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共治大行动,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宣传员、信息员作用,聘请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开展巡查、查找隐患,提高快速处置能力。工作组坚持推行“一库”(动态数据库)“一图”(电子地图)“三清单”(许可、备案、查处清单),基本消除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现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覆盖率和上传率“2个100%”,累计可查询追溯数据约12亿条,建立了食品二维码追溯技术统一标准,并探索应用于整个长三角地区。此外,上海市对小餐饮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对符合小餐饮临时备案条件的,严把食品安全和不扰民等底线,实施小餐饮备案管理。